
能源风向标 | 广东“智”造,世界首台!252千伏真空环保断路器,开启“零碳”新篇章
近日,广州供电局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252千伏真空环保断路器取得新突破:继2024年成功完成首条技术路线断路器研发后,项目团队采用第二条技术路线开发的断路器通过型式试验,经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鉴定为整体国际先进,为广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跑行业,再添一枚重量级砝码。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工信部最新“双碳”部署!
9月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回答央视记者提出的“工信部在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未来对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有哪些规划?”问题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提出将深入贯彻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实力,开展低碳零碳工业的流程再造、共性绿色制造技术攻关,加大先进绿色技术装备应用。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广东上线全国首个省级政府多维碳排放核算监测管理服务平台
2025年9月16日,在全国上下协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广东省在绿色发展领域再次迈出标志性一步——“广东省碳排放检测智慧云平台”,(简称“粤碳云”)宣布正式上线运行。这不仅是技术创新与环保监管的深度融合,更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智慧大脑”,将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碳排放管理与绿色转型提供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支撑。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中国服贸会开展,零碳园区落地提速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开幕。作为服贸会核心专题之一,环境服务专题展在北京首钢园7号馆同步亮相。以“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为代表的能源企业纷纷展示氢能、CCUS(碳捕获和封存)等绿色低碳技术新方案。与此同时,零碳园区建设已逐步走出政策蓝图,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这一切都标志着中国正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之路上加速前进,“含绿量”持续提升。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作《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
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报告中系统阐述了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家在顶层设计、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全球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即将实施!
为落实国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战略部署,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生态环境部:稳妥推进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明确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接下来,将从三大方面抓好文件落实。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热烈祝贺创想碳汇与盛弘股份签署战略协议
2025年8月11日下,盛弘股份研究院院长姚毅一行莅临创想碳汇。创想碳汇总经理李会生、技术总监李根森热情接待。双方就零碳园区国家战略、顶层设计、零碳园区建设、零碳园区建设新模式、零碳园区碳资产开发等议题深度交流。并形成共识,达成双方战略合作。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国家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布,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申报工作,这将成为工业园区在“碳中和”趋势下重塑发展优势的重要契机。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科教融合引领区域建筑产业低碳转型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因冬季严寒而每年需大量消耗煤炭和水资源进行供热的地区。面对环保和节能的双重压力,龙建院勇担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使命,在产学研用相结合、科教融汇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和创新。学院不仅深化产教融合,更注重科教融汇,致力于推动技术革新、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并确保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2025年中国双碳迎来爆发
2025年中国双碳迎来爆发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高校/高职“碳中和实训周”来了
高校/高职碳中和人才培训,环境类、能源类、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有福利了。
碳足迹循环经济产品碳减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