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挖掘“碳”能、科学规化、全面披露、双碳收益。

立即咨询

碳规划方案

专业规划减碳路,企业轻松走绿途 (为企业量身打造从短期目标到长期愿景的碳规划方案,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立即咨询

专业规划减碳路,企业轻松走绿途

(为企业量身打造从短期目标到长期愿景的碳规划方案,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碳减排目标设定

(一)总体目标

在设定总体目标时,需结合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等因素,确保目标具有科学性与挑战性。如经济发达且工业占比较高的地区,可在国家目标基础上适当提前达峰时间,加快碳中和进程。

(二)分阶段目标

将总体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能够使减排工作更具计划性和可操作性。一般可按照短期(1 - 5 年)、中期(5 - 10 年)、长期(10 年以上)进行划分。短期目标侧重于摸清碳排放底数,建立碳排放监测体系,推动重点行业能效提升;中期目标聚焦于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长期目标则致力于实现全社会的深度脱碳,构建零碳产业体系和低碳生活方式。

(三)分领域目标

不同领域碳排放特点和减排潜力存在差异,因此需制定分领域目标。工业领域重点降低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强度,如钢铁行业通过技术升级降低吨钢碳排放;能源领域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减少煤炭消费;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运输结构;建筑领域加强绿色建筑建设,提高建筑能效。


image.png

2、路径规划

(一)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化、高端化转型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路径。一方面,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通过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环保政策等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此外,推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整体碳排放。


image.png


(二)能源结构优化

能源结构优化是碳减排的核心路径。首先,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加快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其次,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煤炭清洁生产和消费水平,加强煤电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煤炭清洁转化技术。同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通过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单位 GDP 能源消耗。


image.png


(三)交通运输优化

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至关重要。一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BRT)等大运量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吸引力,鼓励居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二是推广新能源汽车,制定新能源汽车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快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后顾之忧。三是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提高铁路、水运等低碳运输方式的比重,减少公路运输依赖。


image.png


(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主要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两方面入手。在建筑节能方面,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监管,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高效节能的采暖、制冷、照明设备。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包括外墙保温改造、门窗更换、供热系统改造等,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采用可再生建筑材料,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image.png


(五)碳汇能力提升

增加碳汇是抵消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另一方面,探索发展海洋碳汇,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促进海洋生物固碳。此外,研究和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封存或加以利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image.png    

企业进行碳规划,既能通过精准减排路径应对政策合规、规避碳价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又能以绿色战略塑造品牌价值、吸引资本青睐、驱动技术创新,实现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突破。

——碳规划方案

相关文章

东莞理工学院
广州创想碳汇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查看文章
碳中和
高校碳中和专业

《双碳与可持续发展》微专业课程体系研讨会

查看文章
碳中和培训
碳中和实训周

高校/高职“碳中和实训周”来了

查看文章
低碳转型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科教融合引领区域建筑产业低碳转型

查看文章
碳达峰
碳中和

2025年中国双碳迎来爆发

查看文章
战略合作
零碳园区

热烈祝贺创想碳汇与盛弘股份签署战略协议

查看文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碳排放评价
节能审查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即将实施!

查看文章
零碳园区
零碳转型
国家政策

国家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

查看文章

预约碳管理专家

如果想要进一步咨询,请留下您的信息和需求,我们会尽快和您取得联系

看不清?点击刷新验证码
156 2771 1237
50716809@qq.com
广州市黄埔区港湾路68号2001室/2002室/2020室
公众号
微信咨询
粤ICP备2025418014号
Copyright © 2025 广州创想碳汇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官方首页
产品中心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