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绿色、创新、洞见、我们在行动。

这里,您将发现碳核算、零碳园区、碳交易、高校碳中和实验室、碳信息化咨询和实践案例。

立即咨询

2025年中国双碳迎来爆发

碳达峰 碳中和 浏览:141 次

2025年中国双碳迎来爆发

   2025年是中国“双碳”目标推进的关键一年,也是双碳业态爆发年。从政策、市场和技术多维度发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进入加速期。以下从政策动向、市场扩容、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及行业实践等角度分析这一年的核心进展:

一、政策框架全面深化,零碳园区与碳足迹体系成重点

1.零碳园区建设井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并明确将其作为绿色转型的核心抓手。2025年,全国至少30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启动零碳园区建设,覆盖能源、制造、建筑等领域。零碳园区不仅推动园区自身减排,还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绿色转型,催生技术对接、产业招商等新市场。

 1751020724186.png

2.产品碳足迹体系加速完善/ESG报告强制执行

    生态环境部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并确定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等10类重点产品的试点名单,旨在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碳壁垒”。目标到2027年制定100项核算标准,2030年扩展至200项,推动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绿色竞争力。202451日,ESG报告披露制度强制执行。

二、全国碳市场扩容,覆盖行业与交易规模爆发


1.强制性纳入三大高耗能行业


    2025年,全国碳市场将钢铁、水泥、电解铝行业纳入强制履约范围,覆盖碳排放量从51亿吨增至80多亿吨,企业数量达8000家。此举不仅巩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碳市场的地位,还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提供缓冲34

2.CCER市场活跃度提升

  生态环境部新增低浓度瓦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节能等CCER方法学,项目类型更加多元化。预计2025年新增登记CCER2000万吨,为碳抵消需求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

1751020861825.png


三、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1.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

    工业制造领域,82.1%的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升级工艺,65.7%建设智能工厂;能源行业通过智慧电网、数字矿山提升能效。政策层面,《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实施指南》为技术融合提供方向。


2.循环经济与资源再利用


农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通过废旧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碳排放。例如,81.3%的制造企业开展水资源和包装物循环利用,42.9%的交通企业披露资源回收绩效

 

四、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联动


1.公募基金聚焦“双碳”赛道


   绿色“双碳”成为公募基金投资重点,主题型基金在人工智能、核能、绿电等领域布局。绿色信贷余额持续增长,规模居全球首位,金融机构通过绿色债券和碳金融工具支持低碳项目710

 2.碳价稳中有升


   随着碳配额免费发放收紧,碳价上涨预期增强,2025年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为企业提供碳资产管理和风险对冲新机遇。

五、挑战与应对方向

 1.企业双碳能力待提升

     调研显示,企业双碳行动整体处于初级阶段,60%以上的企业得分未达及格线,需加强目标规划、能力培训和供应链协同减排。

 2.国际规则倒逼转型

       欧盟碳关税(CBAM)和气候信息披露要求趋严,倒逼出口企业加速碳核算与减排。国内企业需提升碳数据透明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总结: 

     2025年是中国双碳事业从政策设计转向规模化落地的爆发年,零碳园区、碳市场扩容、碳足迹认证、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构成五大驱动力。企业需抓住政策红利,完善碳管理能力,应对国际竞争与绿色贸易壁垒,在转型中占据先机。


156 2771 1237
50716809@qq.com
广州市黄埔区港湾路68号2001室/2002室/2020室
公众号
微信咨询
粤ICP备2025418014号
Copyright © 2025 广州创想碳汇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官方首页
产品中心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